根據省扶貧辦、交通運輸廳和集團扶貧工作部署,公司嚴格按照上級扶貧攻堅工作要求,依托服務區區位優勢,積極創新“服務區+扶貧”發展模式,打造高速扶貧展銷會和消費扶貧專區兩個平臺。近日,公司通過打造“消費扶貧館”、“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增設扶貧產品專柜等多項舉措助力脫貧攻堅和助農興農。
打造“消費扶貧館”,推進工作標準化、規范化
公司在鄭州北服務區北區增設了“消費扶貧館”,總面積200㎡,匯集全省各地的名優特扶貧產品300余種。館內設立了直播間,這是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首家以扶貧產品銷售、網絡直播帶貨和扶貧政策宣傳為主題的專館。公司特別設計了黃色的扶貧產品專用價簽,印有愛心標識和扶貧助農標語,方便顧客關注扶貧產品。
通過打造標桿,樹立典范,全力推進服務區消費扶貧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尤其在進貨渠道、市場準入、食品安全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理,持續推進扶貧產品認定工作,編制扶貧產品信息目錄,統計服務區扶貧專柜、扶貧專區營銷情況,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擴大扶貧規模,實現扶貧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質量有保障”,打造集團消費扶貧專屬品牌,為打贏打好扶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幫助貧困家庭脫貧增收
根據集團消費扶貧工作部署,公司11月19日專門召開消費扶貧工作專題會議,所屬直屬分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開展服務區定向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作為餐飲原材料的通知》《關于服務區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和使用統一專用標識的規定》。
11月24日下午,夏邑服務區扶貧專項工作小組從夏邑縣交通局扶貧辦公室了解到,該縣太平鎮孟李莊村低保貧困戶李某因乳腺癌已花費30余萬元,受自然條件影響,今年種植的5畝玉米顆粒無收,5畝白菜、蘿卜因缺乏勞動力和銷售途徑滯銷田里。夏邑服務區扶貧專項工作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認為其家庭情況符合公司消費扶貧幫扶條件,決定對其進行長期幫扶,于11月25日深入田間自行采摘、裝袋、裝車白菜650斤、蘿卜200斤,以市場價550元進行了收購。李某由衷感謝服務區的熱心幫扶,并表示在縣政府扶貧辦及服務區等愛心單位的支持下一定辛勤勞動,盡快脫貧。
11月26日上午,澠池西停車區北區主動邀請了澠池縣扶貧辦、扶貧館相關人員到停車區現場查看了扶貧農產品專柜,本著真扶貧、扶好貧的目的,三方就地方扶貧產品展銷和公司定向采購扶貧農產品進行了深入溝通,就優先將當地周邊貧困農產品作為原材料采購達成了共識。
截至11月26日,光山、靈寶、禹州西、銅山湖、桐柏等9對服務區通過實地走訪貧困戶,全部建立貧困戶檔案23家,均達成采購協議。因部分貧困戶不具備送貨上門能力,服務區通過上門采購的方式,已完成了大白菜、小白菜、蘿卜、花生、紅薯、蒜苗、酸菜、南瓜、黃豆、土雞、土豆等11種農副產品的采購,采購農副產品價值超3000元。
增設扶貧產品專柜,持續助力“服務區+扶貧”
公司利用高速公路路網及人車流量大的優勢,創新性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扶貧產品消費扶貧行動,在所轄服務區建立消費扶貧專區,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營造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良好氛圍。目前,公司已有54對服務區設立了98個扶貧產品專區(其中自營43對服務區,75個專區;承包服務區11對,23個專區),專區總面積928.11㎡,全部使用統一的消費扶貧標識標牌;扶貧產品總數達778種,累計銷售扶貧產品17137個,累計銷售額達33萬元。
服務區扶貧產品專區吸引了大量顧客關注和消費,擴大了當地扶貧產品、人文歷史和服務區的知名度,也將有助于將更多扶貧產品推向市場,也豐富和完善了服務區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服務功能。